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神秘的问米 (第2/2页)
街道命名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容易迷路。 ??一些街道名字,即使你没去过,也早已烙印在脑海里,例如喜帖街、皇后大道东、轩尼诗道和弥敦道等,它们或出现在粤语歌中,或电影中,在内地,粤语地带早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 ??4000多条街道名字,霸气、委婉、浪漫、土味,又或者很新奇,也有以内地城市命名的街道,相对平凡,例如广东道、北京道、洛阳街,造成香港街道的命名略显奇葩! ??粤语与国语发音差异,所产生的独特性。其中,还有着不少取名的趣事。 ??19世纪40年代,英国侵占香港後,便展开轰轰烈烈的道路基建。所以,香港街道的命名,是先有英文,再由中文译名,中文译名以粤语发音为准。 ??殖民地时期,老一代香港人接触英文过多,中文水平低,且翻译尚未统一标准,由英译中时,就容易出现错误之处。 ??位於中环的皇后大道,是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皇,而命名为「Queen's Road」。 ??负责翻译的官员,误将「女皇」写成「皇后」,并沿用数十年,延伸路段还有「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西」及「皇后大道中」。 ??19世纪90年代时,港英政府亦无意更改,只能做出澄清声明错误。 ??在香港,除了女皇外,其余英国皇室成员,亦有相应的道路命名,作为纪念。例如纪念英皇佐治五世的「英皇道」、纪念爱德华八世的「太子道」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