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 御史大夫的改革成果 (第6/8页)
??便见赵禹清了清嗓,又稍一沉吟,方沉声道:“正如陛下早先所说的那样,官员贪污、受贿的问题,其实并不只出现在考举出身的士子身上,甚至并不只出现在官员身上。” ??“自长安朝堂以下,无论是京官公卿,还是地方郡县二千石,乃至於宫中的婢女寺人、达官贵族家中的门房仆人;” ??“——但凡是有人来登门,从求见通禀,到出言旁劝,乃至於代为美言,给受托者行贿,早已经成为了我汉家约定俗成的规矩。” ??“如果有人登门求某人办事,却并没有按照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行贿,那就会被说是‘不懂规矩’,乃至於‘不讳世事’。” ??“尤其是在太宗皇帝年间,将军张武受贿,太宗皇帝不惩反赏,赐五百金‘以愧其心’之後,我汉家受贿、行贿之风便愈演愈烈。” ??“到如今,甚至已经到了光天化日之下,也根本不避讳的程度。” ??··· ??“所以在臣看来,要想解决考举士子贪污、受贿的问题,并不单是要考举‘怎麽让考举的士子变得清廉’,而是要考虑怎麽改变整个官场的风气,乃至於整个天下的风气。” ??“若不然,哪怕通过一些非常的方式,来让考举出身的士子尽量不去贪污、受贿,也根本无法持久。” ??“若只有考举出身的士子不受贿,那等到将来,甚至很可能出现公卿两千石弹劾二百石、四百石的小吏,以至於整个朝堂与考举站在对立面的事情发生。” ??“毕竟受贿、贪污之风由来已久,十人贪腐一人清廉,错的,就未必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