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_第18章 俄国革命和苏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俄国革命和苏联 (第6/35页)

,在艰苦的条件下,为领取微薄的工资每天劳动在十一个小时以上。这种状况大约相当於 1850 年以前英国或法国工人的处境。工会是非法的,罢工也被禁止。然而,19 世纪 90 年代的几次大罢工,却唤起了人们对新的产业工人的痛苦处境的注意。俄国无产阶级具有一个显着的特点:俄国工业高度集中,有一半产业工人集中在雇有五百人以上的工厂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在经济上容易组织起来,在政治上也易於适时地动员起来。至於俄国的商业和资本家阶级,由於其地位的某些特点,则是比较软弱的。俄国的许多新兴产业工厂的所有权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而大多数企业则隶属於沙皇政府。俄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国营经济体系。此外,俄国(与当时的美国不同)政府本身从欧洲借了大量外债。因此,它在财政上很少依赖自己的人民,从而较易维持其专制统治。

    ??立宪民主党人然而,新兴的商业阶级和自由职业者阶级,由於得到办企业的地主的支持,已强大到足以形成舆论中的一种自由主义思潮,其表现是 1905 年立宪民主党(或“Cadets”)的成立。州自治局中的许多活动分子都变成了立宪民主党人。他们就是西方人所称的自由主义者、进步分子和立宪主义者。他们较少顾及工厂工人和农民的苦难,而是更多地考虑需要有一个由全国选举的议会来掌握国家政策。

    ??俄国仍然是农业占优势的国家。它的大量出口主要是农林产品。农民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自 1861 年农民摆脱从前的封建领主以来,他们生活在农村公社或“米尔”里。在多数公社里,经过农村居民的同意,把土地分配或重新分配给各农户。没有村社的许可,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公社。农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