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_第16章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8711914 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8711914 年 (第30/35页)

持欧洲和平。於是欧洲的均势得以保护的同时也肢解了土耳其。

    ??1869 年完工的苏伊士运河很快成为英国通过其亚洲帝国的最重要的生命线,也是日益扩展的世界经济的一个繁忙转运点。该图展现的是 1875 年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亲王的船只正在进入运河,当时王子在去往印度的途中。(Getty Images)

    ??在柏林会议上,俄国人迫於其他与会国的压力,只得放弃他们强迫土耳其人签订的《圣斯特芬诺条约》,但他们仍然保有获得的高加索山脉下的领土,为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赢得了独立。会议还承认门的内哥罗为一独立国家。与会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达成的妥协方案是:将保分成三个自治程度不同的区域,同时名义上仍旧全部保留在奥斯曼帝国内。为了文明的利益和抵消由於俄国人扩大在巴尔乾国家的影响而造成的不平衡,会议授权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实行“占领和管理”(但不是合并)。英国人获得土耳其割让的塞浦路斯,一个离苏伊士运河不远的巨大岛屿。法国人被告之,他们可以从阿尔及利亚扩张到突尼斯。而意大利人(他们被认为是最无关紧要的)被相当含糊地暗示说,某个时候借某种手段,他们可以通过亚得里亚海向阿尔巴尼亚扩张。正如俾斯麦所指出,“意大利人有一个这样大的胃口和一副这样糟糕的牙齿”。德国没有拿什麽东西,俾斯表说他是“诚实的掮客”,除了欧洲和平以外,别无他求。

    ??土耳其问题在持续1878 年《柏林条约》消除了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可是它遗留下众多问题,滋生了致使三十六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很多诱因。当时不管是巴尔乾民族主义者还是俄国泛斯拉夫主义者,对此都心怀不满。至於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