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真厉害 (第2/4页)
也不会有什麽害处。 但是对於写书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名和利,一个都不属於作者本人。 当然,真正论及盗版、剽窃,应该是穿越而来的李蔚珏。 现在的作者,名义上是梁先生,最大的剽窃者是李蔚珏。 至於最大的获益者……梁先生?黄县丞?知县?读书的孩子们?以《三字经》当做敲门砖行贿的官员? 也可能是皇帝,因为他的国家将多一本启蒙读物,为一代又一代的文盲开智、教化,让他的江山向“万万年”的目标逼近,让他的帝王功绩代代流传。 但不管受益者是谁,本质上讲,李蔚珏这个剽窃者,都要将维权进行到底,不然,他不就真的白剽了? “本地人不知道有《三字经》?买的都是《启蒙三字经》?”李蔚珏问道。 商人答道:“一开始听说《三字经》了,但是也听说争议很大; 我们这里学风兴盛,每有新书,都会引起讨论; 只是《三字经》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我没见过,但听说五十两一本,就想等等再看; 毕竟当时郎儿还小,不急着读书,读书也不必读有争议的书; 而且那时我还想着,等那些大儒争论出个结果,我也搞一批《三字经》来卖; 想想吧,一本就五十两银子,一页纸上都没几个字,那钱不是白赚的? 後来文家出面力排众议,说他们出的《三字经》是给蒙童看的,治学需要严肃,但引导蒙童开智,则有插画的书籍更为适合; 而且文家表明态度,认为一本书开价五十两非常不合理,但考虑到请画师专门为书籍绘制插画等资费,定价为四十两; 而後文家还一再力求为天下蒙童开智,不断降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