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天军行阵 (第5/8页)
,有知识的儒生又全在卷科举,偶尔有几个喜好‘杂学’的儒生,像是‘祖冲之’‘沈括’之流,也全是为爱发电,而且痴迷杂学,还会受其他儒生鄙视。 即便真的诞生了什麽科研成果,也很难让发明者获得什麽正向收益,不论是金钱还是名声,都没有。 你祖冲之的圆周率再牛逼,到了其他儒生嘴里也是一句算数是小道,杂学。 同时爱好‘杂学’的儒生,就算真的搞出科研成果,只会有两种後果,要麽理想崇高,格局大,直接公开技术,利国利民利天下,直接白送,要麽鄙视商贾,不愿意投入商业运用。 其实古代也有集全国之力搞的大型科研工程,可最後无一例外都成了劳民伤财的败家行为,就因为不能获得正向反馈。科研需要经费,但却只出不进,这可不败家吗。 比如北宋朝廷耗资十万贯,集全国能工巧匠,天文学家,数学家,搞出来的‘水运仪象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带有擒纵器的天文锺,後世欧洲所有的机械锺表都用了这种擒纵器。 人家欧洲锺表卖那麽多,宋朝花十万贯搞的研发,扔水里就听见个响,根本看不到回头钱,没有收益,纯糟蹋钱,你以後再搞这种大型科研工程,谁还会支持? 最可气的是,那台水运仪象台,还在靖康耻的时候被金兵搬到了燕京,後因保存不善被毁坏了。 水运仪象台的设计总师‘苏颂’,他儿子倒是保留了一份机械图谱,可是因为没人能看的懂,无法重新仿制. 产学研关系很重要,後世中国科技井喷也是新世纪之後的事,之前国家主持的大型工程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