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微服私访李善长 (第4/5页)
??李善长找了个摆茶摊卖烧饼的地方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观察,还竖着耳朵听旁边人聊天,搜集情报。 ??在梁县驻扎的是朱亮祖的第五团,副指挥使廖永忠,目前的训练大纲,主要以大枪枪阵为主,鸳鸯阵只保留两仪阵和三才小阵,只用於巷战,野战突击时也有三人刺杀术。 ??正面对垒,目前以每个排50人的大枪方阵为主,不过兵器甲胄短缺的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主打的是重步兵大枪方阵,但鲁锦仍然要求,有条件的话,每个士卒最好都准备一把副武器,腰刀,斧子,骨朵都可以,最好每人再有一面小盾牌,不用太大,能随身背着最好。 ??甲胄方面,那是根本没有的,只能多装备一些大型木盾牌,用於防箭,另外每人可以配一个竹编斗笠。 ??庐州倒是从宋朝继承了造纸甲的技术,但纸甲几乎是一次性的,本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原则,鲁锦也让工匠造了一些,造好了就存着,平时根本不敢拿出来用,怕坏。 ??弓箭也很扯淡,这个时代的筋角木复合弓,光是工期最少就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材料十分难寻,木头弓胎还好说,牛角牛筋鲁锦上哪找去。 ??还有箭矢,鲁锦跟工匠仔细打听过,又查阅了庐州府衙的资料,大致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古代一支箭矢的造价,大概相当於城市社会人口平均一天的工资。 ??假设你每个月挣3000,那一支箭的造价差不多就是一百,价格十分离谱。 ??还不如造火枪和子弹来的快,打一把火枪,最慢一个月造一把,弓却需要一年。 ??火枪的材料更是只需要木头和铁,起码比牛角牛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