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效益 (第4/7页)
承乾一路走向寝殿。 宁儿跟在一旁一边道:“殿下,京兆府命人送来不少奏章,早晨就送到了。” 李承乾脱去鞋子,赤脚走在冰凉的地面上,觉得舒服了很多。 地面传来的凉意,也能让精神更振奋一些。 等太子殿下坐好,宁儿递上笔墨,再倒上一碗热水,将殿外的炉子点好,随时给太子殿下倒上一碗热茶。 李承乾看着京兆府的帐册,今年卖葡萄所赚来的帐目都还没有入朝中的库房中。 其一是京兆府收缴而来的市税,这些钱都要用来建设关中各县各地的作坊,这件事要花不少银钱的。 今年的建设重心在渭南县,也仅仅只是这麽一个县。 有了泾阳与渭北两县的成功典范,京兆府的步子并不大,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虽说可以一呼百应,倘若真的迈大了步子,关中十二县一起动工,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一来是现在的京兆府班底还是一个小班底,人才需要慢慢挑选的同时,需要有足够的结实的班底,与拥有足够能力的人。 因此,现在的关中小规模经济出现的效益第一年,京兆府已赚取了足够的赋税,还是需要精打细算的。说来说去,还是回到了那个问题,并不是因你位高权重,人们才会听你的,而是因你有能力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些人才会听你的。 所以,即便是朝中对自己这位太子的行事之严苛,常常颇有微词。 可这种规矩,必须要持之以恒。 关中就像是一个需要小心翼翼捧起来的小窝,这个小窝好不容易有了一些点缀。 各县的县官难道就不应该战战兢兢,恪尽职守吗? 李承乾在名册上写下了两个名字,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