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眼镜风波 (第1/4页)
??第57章 眼镜风波 ??一听到李晗要写小说後,许年作为专业人士,还真的从明朝的技术发展角度出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按他的话说,以洪武年间的技术而言,想要打造一支和19世纪中叶相差无几的步枪,几乎不可能。 但是呢,如果降低要求,只要求做到速射的话,那还是不难实现的。 首先以材料而言,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中华的炼钢冶铁技术,实际上是远超世界同期水平的。 有钢材的话,造出枪管并不难,况且明朝的锻造技术也是一流,特别是模具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当然要造无缝钢管那是不可能的了,但对於明朝而言,发射药用火药的话,膛压也不会太大,这就能有效减少炸膛的风险。 前提是锻造工艺标准必须是统一的,不过以大明那手工作坊一样的生产水平,这点恐怕短时间很难实现。 至於扳机、栓动部件啊这些零碎部件,只要有模具,造出来那是分分锺的事。 而且,由於是栓动步枪,便少了复进簧这个大麻烦,以明朝的技术,要造出合格的复进簧,恐怕还难了亿点点。 其次,由於使用的是纸包一体弹,极大简略了生产工艺和步骤,况且发射药用火药的话,虽然威力和硝化棉什麽的没法比,但完全够用了。 毕竟大明子弹,打的是藤甲锁子甲,不是打陶瓷插板加凯夫拉。 这也是为何李晗选了针发枪,而不是毛瑟98K的原因,子弹是个大问题。 以许年的话来说,大明造栓动步枪,难的不是工艺和材料,而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