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遇事不决找老李 (第4/4页)
二来学子那边声势浩大,如今不光有儒生学子加入,不少学问高深的大儒也参与其中,自己派去辩经的人无一不大败而归。 徐达和李文忠这俩倒是自告奋勇去了,可结果是,俩开国功臣,面对着敌人千军万马眉头都不皱的猛将,竟被一群儒生骂得在家抑郁了好几天,自己还好生劝导了一番。 而李敏、杨思义等人虽学识渊博,但现在正值生产的关键时刻,哪有闲工夫和那酸儒生去辩经。 再说了,堂堂朝堂二品大员,放下身段去辩经,即便赢了也不光彩啊! 学子势潮太过凶猛,难道真把匠造书院给关闭了? 不行,绝对不行,那是大明未来的火种, 扶了扶鼻梁上的镜框,朱元璋突然一拍手掌,对了,怎把老李给忘了? 这段时间,又是谋划北伐,又是规划生产,还得应付请愿的学子,都忘记给老李回信了。 自己面对那群张口天理,闭口格物的学子没辙,但老李这般通天通地的人物,难道还没法子吗? 而且还得问问老李,帮方孝孺讨要副眼镜呢。 不知为何,那些眼镜,方孝孺一戴,眼睛更模糊不清了,更是觉得天旋地转的,他老朱也弄不明白是怎回事。 不过说到方孝孺,他还是异常满意的,教书育人,有理有条,也不迂腐。 只是方孝孺似乎和老四天生八字相克,只要两人一碰面,他总要教导老四要修浩然正气。 弄得老四一听浩然正气四个字都浑身哆嗦,现在整天待在演武场,就是要躲着方孝孺,就连回宫,也偷偷摸摸的。 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啊,如今总算有人能制着他了。 求票票求收藏求推荐,书友们的支持,是大蒜写书最大的动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