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让大明拉起大栓 (第3/5页)
粟米,也就是小米,以及高粱等作物,作物稻麦的补充。 只是这些作物,产量也不高。 要解决大明百姓的肚子问题,得从提高产量开始。 李晗将高产量的作物从脑海中过了一遍,挑选了三个出来,玉米、红薯和土豆。 这些作物,和辣椒、烟草等,都是在大航海之後,才逐渐传入大明。 只是玉米的话,对产地和种植的要求有点高,一开始的话,并不适合在大明传播。 那麽最合适的,便是红薯和土豆了。 这俩玩意儿,虽不起眼,但确实很好种植,甚至李晗自己在家,随便将土豆切块埋盆栽里,过不了多久就能生根发芽。 最主要的是,这俩产量很大,相当的大。基本上亩产上千斤,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而且还不挑地,这也能让缺少水田的农户,在旱地里也能种植。 完美避开了地主对於水田的兼并。 对於大明百姓而言,也没那麽挑剔,能填饱肚子,吃啥不是吃,况且这俩口感也不差,还含有丰富维生素。 不然也不会有,“我在明末无限供应榨菜和稀粥,第二天却被黄袍加身”的段子了。 只是选种依旧是个大问题,不是没有良种,而是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目前国内土豆和红薯的品种,多种多样,各农业大省的农科所农科院,基本都有属於自己的拳头产品。 得精心挑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