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_第88章 京师匠造书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章 京师匠造书院 (第2/4页)

百姓,现在纷纷背井离乡,前往南方挣钱。

    不过如今最风靡的,也是在整个大明传得沸沸扬扬的,便是朝廷开办的匠人官学了。

    朱元璋特意为这大明第一所技术学校赐名,名字很响亮,甚至盖过了国子监——

    京师匠造书院。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只不过报名的条件就拦住了许多人,要会读书写字。

    但这依然阻拦不了百姓们的热情,不少上过几年私学,却考不上秀才的学子,便纷纷报名这技术官学。

    要说这读书人啊,也不尽是迂腐之辈,非得在科考这一条路上走到黑。

    人家心里也会琢磨,这京师匠造书院,那也是官学,皇帝背书,学成进了厂子,那也是吃皇粮的,算半个官身了。

    这不比一辈子死磕那秀才举子强多了?

    至於束修的话,当然现在他们学会了个新鲜词儿,叫学费,那是全免,只需自备夥食费就行,

    不过学成後是要考核的,考核通过,即刻被分配到各个厂子,要是通不过的话嘛,那就得交两贯宝钞的补考费,重新来过了。

    这个点子当然是李晗出给朱元璋的,当朱元璋看到这个有点损的方案後,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仔细一想,这确实是一记妙招。

    免费招学,那些家里条件不好的学子,也能上得起学。

    而两贯的补考费,却能激励大家努力上进,即便真有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家夥,两贯学费也能补贴官学财政。

    总之,学生学成了进厂,朝廷获得优秀的工人,学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