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失传的古籍 (第2/4页)
宋代线状工艺,看来是宋朝的典籍,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取了出来。 然後他便看到了封页上用毛笔写的《墨子》两个大字! 墨子? 老朱给自己送了一套墨子? 小心翼翼的翻开书页,便看到扉页上写着“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这是…… 李晗心中一动,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後快速将墨子的每一篇给浏览了一遍。 一共六十一篇! 他浑身的汗毛顿时竖了起来! 这是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所校勘誊抄的《墨子》! 只不过刘氏父子版的《墨子》一共有71篇,但在历史长河中,遗失不少,直到南宋末年,只剩下61篇了。 好家夥,老朱这是把失传的典籍给自己送过来了啊! 如今传世的墨家经典,便是《墨子》书篇,全被收录於《道藏》这一中华文化典籍中。 而现在市面上的《道藏》典籍,来源於明朝时两次编撰的《道藏》。 大明第一次编撰道藏,是在朱棣即位之初1403年,敕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张宇初去世後,其弟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 直到宗英正统九年,才正式成书,於正统十年校订付印。 这一版的《道藏》,被称为《正统道藏》。 而後在万历年间,又续补了《道藏》,被称为《万历续道藏》。 如今的《道藏》,虽是大明一代两版《道藏》的集合修订版,但其中收录的《墨子》,只有53篇! 其中的8篇,在这几百年的岁月里,不知遗失在了何方! 老朱这是帮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