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人生处处是舞台 (第3/9页)
分,音乐从中音区开始,缓慢庄严的旋律,内在充满激情,悲痛的往事夹着苦涩。 ??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 ??这正是李斯特想要传递的情绪,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以及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这是第一主题。 ??正如克罗地亚狂想曲表达的是战争後的悲凉沉重,以及对战争的控诉和愤恨一样。 ??这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覆之後,音乐转入一个舞曲性旋律。 ??它那轻快跳跃的旋律、匀称而规整的节奏,使曲子变得更富於动力性。 ??这支旋律在整个乐曲中十分重要,这便是第二主题。 ??它是前後两段音乐的过度与衔接,是後段音乐的基础。 ??舒缓的琴音过後,苏松屹演奏的速度陡然加快。 ??听众们看不到他演奏时的神态,但也随之心潮澎湃。 ??这便是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曲,音乐速度非常之快。 ??描绘了民间节日欢欣起舞的场面;这段音乐大体上是由舞曲的第一段“拉苏”变奏发展而成的。 ??在这些变奏中,有时运用急速的同音反覆以模仿洋琴的音响,有时是主音与属音的和声交替,这也是匈牙利民间舞蹈音乐常见的特征。 ??为了练好这一段,苏松屹下了苦功。 ??随着音乐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音乐仿佛进入了表现万众狂欢的群舞场面。 ??一副画卷在听众眼前展开,狂放的舞步,飞腾的旋律,急速的节奏,尽显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 ??节奏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